11日消息,昨晚,360向用户表示,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干预下,360已经和QQ恢复兼容,希望用户可以一如既往支持360,至此,360和QQ之间的战争算是告一段落。相关分析人士指出,争争吵吵并不能给网民带来实际的利益。中国互联网企业不妨踏实下来,好好分析用户需求,把内功练好。
如果从1987年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出现在互联网上开始算起,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23年的历史。这23年,可谓是群雄并起,精彩纷呈。我们还记得张树新、王峻涛,也记得马云、陈天桥、郭凡生。诸多英雄人物在互联网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多年。而英雄争霸,最蔚为大观,也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却是一部口水史。甚至我们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标准的口水史。
中国互联网上的混战最早的一次,大概可推到新浪搜狐1998年世界杯的口水仗。为争夺中国对1998年世界杯报道最大最快最全的所谓名分,双方板砖横飞,肆意攻击。之后,慧聪老板郭凡生挑战阿里巴巴的“税收100万”之争,也吸引了不少眼球,而最出彩的,应该是周鸿祎操纵3721与CNNIC毛伟之争,3721、CNNIC和百度三家公司为争夺IE地址栏,在用户的电脑中“群殴”,不仅让自己的客户端难以卸载,而且互删对方的客户端。经此一役,3721成为“流氓软件”的代名词。2006年,周鸿祎创办奇虎360,与自己曾经走过的流氓之路决裂,打着反流氓软件的旗号,先是直接封杀“雅虎助手”,引得马云大怒;之后高举免费杀毒的大旗,与瑞星、金山大战;再之后,就是目前愈演愈烈的与腾讯“3Q”大战了。周鸿祎在新浪微博上给自己的评价是:“一个互联网老兵。”
好一个老兵!以兵大战互联网,正是互联网实质上就是口水战的一个极好说明。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最不缺乏的就是口水仗呢?认真分析,其实与互联网号称的“知识经济”有密切关系。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业区别极大,没有工厂,没有机器,有的只是一部电脑,靠电脑连接而成的网络再加上自己头脑里的知识,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经济世界。所以我们常常称互联网企业为“轻资产公司”。轻资产公司为了出名,为了吸引用户眼球,吸引用户点击,怎么办?吵架打架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不管“恶名”还是“好名”,总之都是“名”。出了名就好办了。于是,攻击别人,抬高自己,甚至攻击自己,然后纠正恶名,整个就是一部“互联网三国演义”。口水仗也就罢了,但非要拖着无辜的网民,衍然就是网民的救世主,好像只有自己才能给网民以利益,从而获得网民的同情与支持,为自己抢占互联网高地获得砝码。不过,敢于置网民利益而不顾,要挟用户的,恐怕也就只有腾讯这个互联网老大了。专横、要挟这样的事,也只有腾讯才有资格办到。而360呢?昔日的流氓老大目的也并不单纯,打倒腾讯之后恐怕又是一个江湖老大,又可以对互联网颐指气势,网民的利益自然也会被置之脑后。中国互联网真正的支撑者,中国数亿网民,就这样被这些向往垄断或者已经垄断的企业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悲,可叹。
日前,笔者偶遇慧聪网CEO郭江,问了一个也许慧聪并不爱听但却是网民心中实实在在的疑问:慧聪作为中国第一家电子信息产业的上市公司,最近几年为什么远离业界,甚至有了“慧聪被边缘化”的传闻?郭江一笑,说:“争争吵吵并不能给网民带来实际的利益。我们不妨踏实下来,好好分析用户需求,把内功练好。”
“踏踏实实练内功”,这句话说得好。也许有那么一天,互联网不再靠口水仗出名,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用户需求,实实在在地做几款帮助用户实现利益的产品,中国互联网才有成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