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网络互通的拥挤导致国内网络互连互通的问题制约着中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句戏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中国和美国,而是网通到电信”。从根源上看,这是自电信分拆后,电信、网通、教育网、铁通、联通、移动等几大运营商出于各种利益或者政策方面的考虑,导致其互通的品质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访问,这让众多互联网企业痛苦不堪。除了部分大型网站或服务商花费巨资使用CDN方式解决其用户访问的问题外,针对大部分中小网站,目前来说,唯有依靠多线路IDC服务商来解决网络互通的问题。
所谓多线路IDC服务商,是指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宽带线路接入。多线路IDC服务商再配合智能DNS的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中国跨运营商不互通的桎梏,使网站访问者的访问品质得到有效提高。
从根源来说,作为国内强势网络运营商的电信和网通在自己的优势区域,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其他运营商的线路进入自己的机房的。这也是保证自身收益的竞争需要。因此,多线路IDC服务商往往是自己投资建立机房或者在自己代理的运营商机房中,采用各种方式,接入其他运营商线路,实现的多线路接入。下面,笔者就将针对这几方面,向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自建机房类多线路
自建机房多线路接入,应该是国内最早实现多线路机房的方式了。不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初期的投资巨大。目前主要是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二级运营商采用这样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最近几年来,这样的方案又有了新的发展,部分二级运营商申请了自己的自治域,采用BGP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BGP的多线互联技术是在网络上进行设置的,无须客户对服务器进行任何调整。服务器只需要设置一个IP地址,最佳访问路由是由网络上的骨干路由器根据路由跳数与其它技术指标来确定的,不会对占用服务器的任何系统资源。服务器的上行路由与下行路由都能选择最优的路径,所以能真正实现高速的单IP双线访问。抛开成本及BGP线路来源的原因,目前的BGP方式是IDC托管的较佳选择。
目前,在国内几大区,大致有以下一些自建机房IDC运营商
东北:无
华北:北京及天津世纪互联、北京中电华通、北京光环新网、北京电信通、北京方正宽带等等
华中:河南景安
华东:无
华南:广州新一代、深圳天威视讯、深圳润讯、厦门中电华通等等
西北:咸阳正龙数据
西南:无
相对而言,自建机房的投资比较大,加上投资者和管理者往往具备运营商背景,在网络维护方面,也具备相当的经验。因此,自建机房是IDC采购人员比较好的一种选择。但是,由于自建机房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加上其中高额的维护费用也需要用户来买单,因此,体现在市场上的就是价格高昂。以独享带宽为例,基本上针对普通网站用户,1M带宽月付款价格往往超过300元。加上部分地区的自建机房因为电力或机位方面原因,不太希望做共享客户,因此,大部分小带宽或者是共享带宽需求的客户,除非是托管预算充裕或者正好赶上这类服务商的促销活动,还是不太建议选择这样的服务商的。
二、代理或合作机房类多线路
投资一个小型机房,即使不算基本的网络设备,光电路改造及物业的投入,动辄就需要百万人民币为单位的资金。这对大部分中小IDC服务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但中国具有中国的特色,部分有独特资源的IDC代理商们也有自己的办法。通过租用运营商的机房或者和运营商部分高管私人合作等诸多方式,也能够实现多线接入。比如杭州某IDC机房依托当地铁通,在铁通机房内接入了电信和网通线路,实现了三线接入。又如广东某服务商,自己建设了一根到当地电信机房的光纤,然后把其他运营商的线路通过这个光纤接入到电信的机房。不过这样的多线因为服务商的实力及技术方面的原因,往往是多线多IP,这就需要托管者具备多网卡的设备,同时如果是做网站应用,还需要托管者启用智能DNS解决其域名解析的问题。但这样的多线路机房,通常都建立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高带宽价格城市之外(因为这几个城市被各个运营商监管都比较严格,违规的操作不太容易,而正规操作成本又太高),相对成本较低。
因为这类型的IDC在行业里存在部分违规操作,在此笔者也不方便具体列表介绍。刚才说到了选择这类IDC的优势,下面也介绍一下这类IDC的缺点。
1、由于本身存在一定的违规,因此有可能因为强势运营商的部分行为,导致线路出现问题。比如去年年底华东区的电信对双线机房做互通的打压,导致统一加速器等网络加速器客户不得不撤出。
2、线路本身稳定性问题,由于其他线路接入是通过本地传输进入机房的。而这样的传输往往不是很稳定,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中断。
3、技术维护能力不足,虽然这样的机房往往可以依靠运营商的大网管协助来做一些网络维护,但由于整体维护力量的不足,出现类似于网络攻击及其他一些事故时,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时间段(如节假日、晚上12点以后到早上8点前),出现问题的恢复时间就不太好说了。